李稻葵:明年GDP增速目标或在5% 钢铁行业将迎重要机遇 “2025年经济形势依然较为复杂和艰巨,但是决策者的目标非常坚定,GDP增速可能在5%。”著名经济学家、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院长李稻葵在“第二十届中国钢铁产业链市场峰会暨兰格钢铁网2024年会”上表示,在国家推动实现“双碳”目标过程中,国内钢铁行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明年GDP增速目标或在5% “明年将是非常艰苦的调整年,预计国家会将GDP增速目标定在5%左右。”李稻葵说,中国经济增速12年持续下降,再继续下降将难以达成2035年发展目标,因为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增速就越慢。 “完成5%的GDP增速目标,需要发放国债,因为国债是金融资产,是国家为金融市场提供的一种服务。”李稻葵呼吁,明年继续加大国债发放,因为地方债问题目前远远还未解决,而不解决地方债问题,经济就无法得到有效恢复。同时,还要在消费上发力,国家提供消费补贴,叠加企业跟进,消费就会上升;消费补贴还将起到乘数效应,至少1:4,“以旧换新”的乘数效应达到了1:8。 钢铁行业将迎重要发展机遇 “钢铁行业将迎来一个非常重要的机遇。”李稻葵表示,中国向全世界做出节能降碳的庄严承诺,“双碳”目标的执行不会打折扣,对于高能耗行业将提出减碳要求。目前降碳的薄弱环节集中在不可循环的建材上,如水泥。而钢铁和有色是可以不断循环的,按照生物周期算,用钢材盖楼、造桥,远比水泥的碳排放低,并且成本更低、工期更短、多数时候不受季节影响。从这个角度来看,钢铁行业依然是朝阳行业。 “钢铁行业发展的第二个机遇是资源。”李稻葵表示,钢铁行业可以成立一个铁矿石公司,将铁矿大量购买后在近海堆积起来建成多个人工铁矿石矿,即便国际上封锁远洋运输,国内铁矿也能满足需求,还能将铁矿石价格稳定下来,把挑战变成机遇。 “中国钢铁行业还有一个机遇那就是‘出海’。”李稻葵表示,东南亚是未来的小中国,下个二十年全球经济最大增长点在东南亚。 李稻葵表示,现在钢厂太分散,不符合一般市场的发展规律,需要政府与市场共同发力,协助产业转型升级重组。同时,钢铁行业一定要抱着调整和不断变革之心来谋求发展。 “目前中国14亿人口,处于‘7+7’的状态,其中7亿人口拥有较好的生活状态,但还有7亿人口没有融入现代化的生活,在居住、出行、消费等方面仍有改善需求。”李稻葵表示,这7亿人口是中国新经济上升的动力,更是大家奋斗和服务的对象。 李稻葵表示,从供给侧来看,经济发展需要靠投资,而中国投资主要靠储蓄,目前中国的储蓄率处于全球第一的水平,因此依然有很强的投资能力。技术创新方面,中国虽然部分技术创新方面从0到1不一定领先,但是在应用场景从1到100万方面,中国绝对快速。此外,增长潜力还依靠高效有技能的劳动力,虽然目前15-55岁之间人口总量有所下降,但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和健康水平明显提高,这为国内经济的供给侧持续上升提供了动力。 “综合当前因素来看,国内经济增速应达到5.5%左右,但现在远远低于应有增长速度,尤其是一至三季度‘名义GDP’增速只有4.02%,导致物价下降,大家普遍感受不佳。”李稻葵表示,令人欣慰的是从9月底开始,国家已然着手调整,中央政治局会议施行了一系列政策,近期人大常委会又审议批准重大化债举措等,方向非常正确,但力度尚需进一步加大。 李稻葵认为,可以用发放国债的方式进行统一化债,因为国债是金融市场健康发展的基石,资本市场金字塔的底座,风险最低,流动性最强,是老百姓理财的基础。“现在内需方面,投资和建设等都处于较高水平,缺少的是最终消费;目前最终消费只有38%,处于全世界较低水平。” 李稻葵建议政府在“五一”“十一”“春节”等节假日推出相关政策补贴来促进消费,这将带动流通、企业生产力的上升,增值税也将随之提升,最终实现老百姓、企业、政府三方共赢的局面。 而房地产方面,李稻葵认为,目前已经出台的房地产政策力度依然不够,后期还需继续加码。房地产的调整可能稍慢于地方债,预计在明年下半年会见底,保交房基本能完成,交易量见底,一线城市房价逐步持稳,明年房地产市场或将呈现前低后高的发展态势。李稻葵表示,当下中国经济依然有非常大的潜力,但仍面临较为突出的问题和严峻的国际形势,明年将是一个非常艰苦的调整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