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兰格首页 >对话全文 >对话全文

专题对话

 https://www.lgmi.com    发表日期:2023/1/9 15:18:22  兰格钢铁
    

1月7日-8日,“第十八届中国钢铁产业链市场峰会暨兰格钢铁网2022年会”成功召开,在论坛专题对话环节,中国交建集团供应链管理部副总经理任宏伟、云南建投物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廖学智、湖南华菱湘潭钢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喜锚、凌源钢铁集团销售公司总经理周国峰、兰格钢铁网首席分析师马力,在宝武集团广东中南钢铁股份营销中心副总经理柯世禹的主持下,就“2023年钢铁供应链发展与市场展望”的话题进行了精彩交流。以下为对话内容整理。

主持人:大家好!受兰格的委托,接下来这个环节由我主持。这次来参加兰格年会,收获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尤其今天听了几位大咖的分享,对我来说是学习机会,很多观点非常深刻,对我们的生产经营肯定有很大帮助。

2022年钢铁行业经历了非常深刻的变革。按照兰格网的数据统计,2022年4月份网价最高的时候飙到了5461,接近5500的水平,11月份最低时候4050,差不多跌破4000,整个过山车式的行情很多年没有见到了,企业也面临着大幅度亏损。

钢铁行业已经进入了新发展阶段,接下来怎么走,尤其2023年怎么过?今天邀请几位大咖,有钢铁企业的,也有做终端的,一起把2022年一些重点问题分析好,怎么为2023年启航。

按照安排,首先由各位参加交流的领导自我介绍一下。

任宏伟:各位钢铁同仁,大家下午好!我是中国交建供应链管理部任宏伟。

2022年中国交建在采购方面继续做了五个方面的集中:第一方面,集中采购,把过去项目分散的采购集中到区域,在我们这个区域内直接采购。第二个集中,管理层级,钢材这个品类由原来的施工项目包括三级公司进行管理、采购层级提升到集团,由集团直接负责,每个区域指定一个工程局作为代表中交集团进行牵头联采。第三个集中,源头采购率集中,2022年,我们的源头采购率达到70.49%,也就是说,在全年总的钢材采购2148万中占70%,1400万吨开展集中采购。第四,集中在源头,直接向厂家进行采购。第五个集中,供应链金融的启动。2022年中交集团为了保证集采的顺利执行,启动了供应链金融的配套政策,大大提升了中交集团的履约能力,可以说在八家建筑央企中中交集团总的采购额可能不是最大的,但是我们的履约能力和支付水平应该说在建筑板块的八家央企中是最好的之一。

周国峰:大家好!我是来自辽宁凌钢的周国峰。凌钢主要产品分四类:一类建筑钢材,第二类优特圆钢,第三类中宽带钢,第四类是钢管。凌钢是兰格很好的合作伙伴,也是很好的朋友,多年会议都来参加。另外,兰格对我们的指导也非常多。

廖学智:各位尊敬的企业家朋友,大家下午好!我们是最南端的企业,我们从昆明过来。首先非常感谢兰格网,在不容易的时期为我们提供一个交流、探讨、学习的机会。我是廖学智,我简要地介绍一下我们企业。

云南建投物流多年来一直秉持着建供应链生态、创美好生活,从2016年到2022年实现了从20亿到350亿的跨越式发展。整个“十四五”我们要打造一个800-1000亿的企业。我们的业务主要涉及建材、有色、煤炭、生鲜冷链、跨境贸易、跨境物流,是基于综合物流、综合金融、数字化平台之上建立的物流企业,我们是商贸、物流、电子、电商、供应链金融于一体的现代物流企业。2022年国际供应链试点12月份在昆明启动,明年年底或者后年年初将会为各位提供具有高原特色标志化的农产品出来,这也是我们搭建的现代物流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我非常衷心邀请大家到云南建投物流。谢谢大家!

刘喜锚:大家好!我是来自湖南钢铁集团湘潭钢铁公司的副总经理刘喜锚。湘潭钢铁是建在主席家乡的一所钢铁厂,产能规模大概1600万吨左右,本部湘潭在1200万吨,主要是650万吨中厚板以及550万吨的线棒材,工业材占450万吨左右,总产量大概在1600万吨左右。湘潭钢铁从线棒起步,逐步发展成为线棒板多元发展的企业,尤其是中厚板,起步比较晚,大约2005年左右起步,但起点比较高,装备都是从几个大公司进来的,现在我们有双一流战略:线棒材国际一流,板材国际一流。

马力:各位钢铁产业链的朋友大家好!我是兰格钢铁网马力。兰格集团成立到现在已经接近27年了,兰格成立27年做一件事,为钢铁产业链上下游客户做服务,从纸媒服务,到兰格钢铁网、到兰格云商、到兰格数科,始终为我们产业链客户服务,未来也将沿着这条路一直走下去,为我们整个产业链的用户能够提供最佳的服务。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各位嘉宾的介绍,我也趁这个难得的机会自我介绍一下。我来自中南钢铁营销中心的,中南钢铁的前身是广东韶关钢铁,随着现在的宝武集团大力拓展,现在整个中南钢铁按照宝武集团的安排托管原来的韶关钢铁、鄂城钢铁、重庆钢铁以及昆明钢铁。整个资源品种覆盖了包括板、棒线、圆棒、工业线以及卷板、型材都有,主要是以长材为主。希望在广东尤其是华南区域、湖北、重庆包括昆明的客户,加强跟我们的交流。

按照议程的安排,接下来对几位嘉宾有一些问题,就今年的总结、明年的看法跟大家做一些分享。施工企业对于钢材消费需求以及整个施工情况非常的了解,尤其中交建,我们跟中交建在广东也有一些合作,而且量也不少,在2022年体会也很深,包括云南建投这块的廖总,期待明年我们也有一些合作。

问题是针对企业施工模式,2022年集采有哪些新的方式、有哪些变化?有哪些心得或者好的做法和大家分享?新签合同、在建项目跟2021年相比有没有一些变化?如何看待2023年钢材需求的前景?如果还有其他更好的想法也可以分享,分享过程中也可以进行发挥。

任宏伟:首先回答第一个问题。2022年中交依然坚持了源头厂家集采的模式,得到了国务院国资委的高度认可,4月26日,国资委副主任翁杰明专门在中国交建组织了中央企业和各省国资委采购管理提升现场交流会。2022年,中国交建同时在建筑板块央企八家企业采购管理的对标检查评估中获评为第一名。2022年其他建筑板块,像电建也开展了源头采购的集采模式。2022年,源头采购集采比例达到了70.48%,2148万吨的钢材的采购量,80%是线材和螺纹,钢板不到10%,总的源头采购量达到了1400万吨。2021年中国交建启动的源头集采模式,当时制订的源头采购比例是60%,2022年把这个比例提升到70%,2023年还会进一步提升,把源头厂家直采比例提升到80%。提升到80%以后,我们会维持一段时间,不会再进一步提升了。中交集采模式和其他企业的集采模式还是有一些区别的,我们是通过厂家直采来实现的。

厂家直采通过区域化集中采购实现的。我们把全国划分若干个区域,每个区域由一个工程局代表中交集团组成中交集团集采工作组,这个工作组成员由中交所有工程局派出专家组建,在这个区域内我们和钢厂协议谈判,谈判结束后,全中交在这个区域内不管哪个工程局的项目都必须执行集团的区域集采成果。这个比例2023年要达到80%。另外的20%作为例外采购,可以通过钢贸商来完成,但是,例外采购要履行报批报备手续。这是2022年中交的集采模式。

第二个问题,我们的新签合同额的情况、在建项目情况。应该说2022年尽管房地产板块出现了下滑,但是,基建板块应该说还是形势喜人的。2022年中国交建新签合同额2.1万亿,同比2021年增加了5%,完成的营业收入9250亿,同比2021年8387亿增加了10%,新签合同额和营业收入同比都增加的前提下,2022年钢材总的采购量2148万吨,也是增长了。

新签合同额的增长决定着2023年存量钢材采购需求不会比2022年少。从现在来看,我们预期2023年的新签合同额也不会比2022年少,这就代表着2023年我们的增量钢材采购需求依然是可以预期的。2023年总的钢材采购需求,我个人认为不会低于2022年。

对于2023年的看法,我说需求,还是靠谱点,价格肯定不靠谱。2023年的需求,交通基建这个板块,不代表全部,不代表房地产,9月、10月份是全年需求的最高点。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上半年基本是2022年在手合同项目施工产生的需求,这是存量的需求。2023年增量的合同的需求释放一般会在下半年,存量需求和增量需求叠加,下半年的需求量是全年的高点。下半年的高点一般会在9、10月份,为什么这么说呢?7、8月份是雨季,11、12月份华北以北的东北、西北又因为气候原因进入需求的淡季,9、10月份往往是赶工期、工程施工单位最好的季节,我个人认为2023年9、10月份的需求是最旺盛的。当然,需求最旺盛的季节不代表价格最高,影响价格的因素很多,成本的因素,资本市场的因素等等。所以,我从2023年需求端的情况给大家做一个汇报,9、10月份是需求最大的季节。2023年我们从厂家的集采量,保有的估计不会低于1600万吨。

主持人:中交建很不容易,在2022年这么艰难的环境下逆市上涨,2023年中交建也是值得期待的,大的判断跟我们的趋势基本吻和,前低、后高,整体趋势相同,我们也期待跟中交建开展更深度、更广泛的合作。

接下来有请廖总。

廖学智:第一个问题,集采新的变化。2022年,整个物资直采在降本增效这块关注度比以往高很多,对我们集团来说,集中采购非常关键,我们的合作也有中交、中建、中铁,我们深深感到大宗物资的集中采购,直接对厂家的直采、区域的采购越来越受重视,它的占比越来越高,这块也是我们做终端项目、做供应所面对的一个变化。另外,各家央企、地方企业对数字化的建设、数字化深入应用这块越来越重视。我们之前一直也在应用,从采购、招标、在途监控到现场的扫码验收、到发票结算,当时的初衷是怎么降低我们的人工成本。我们自主研发了一个平台,也是国务院国资委信息化应用试点,同一个工作,之前我们手工做的时候,可能一个项目的发布可能要5个人,现在全国21个省份、全球15个国家和地区,建材只有8个采购人员,服务的项目可以达到几千个。从这点来说,企业在数字化这块真正实现了可控、可视化、数字化管理。

第二个问题,今年新签合同额。最寒冷的时间已经过去了,下个月就立春,我们在手的合同额是有明显增长的,一季度合同额比去年同期应该增加30%,2023年是会发力的。

第三个问题,对今年的预判。2023价格跟2022年应该不会有太大出入,在4200-4400之间。这个价格来源于源头的原材料,也来源于终端。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廖总,很大胆的预测,4200-4400,看看年底能不能实现。

不管从钢材生产方,还是施工方,集采确实是大趋势,而且源头集采更是大趋势,我们也邀请了两家钢铁企业。从生产端来讲,2022年也面临很多新情况、新问题,包括钢材的生产、前端的供应以及销售,作为生产原料供应商来讲,2022年遇到哪些困难?有哪些心得跟大家分享?我们都是长流程的企业,矿石、煤炭也是影响企业经营的重要元素,2022年原料剪刀差对企业经营影响非常大,不知道两家对2023年原料市场运行情况怎么看待的?首先有请凌钢的周总。

周国峰:钢厂面临的问题,首先是销售压力增大,最明显的看宝钢,由原来以生产高端材为主,现在逐渐生产低端产品,说明销售压力很大。第二,钢厂现在面临的问题是上下游都受挤压,上面受原料挤压,下游受客户挤压,现在钢厂处于两头挤的准备。第三,各个钢厂都想多干一些品种好、效益好的品种,行业需要的钢材反而出现短缺,可能2023年不好卖也不好买。钢厂如何应对这些问题?我的建议还是应该以客户为中心,做好客户渠道维护,得对客户好一些。特别是12月和1月的定单,从我们的定单看,真正帮我们的还是老客户。不管怎么做,如果客户关系维护不好,不把朋友交到,钢厂想走出困境还非常难。第四个应对方式。现在市场变化已经远远脱离原有传统的因素影响,像原来的供求关系、库存,毕竟资本已经介入进来,甚至钢材市场开始金融化。既然有这种东西,我们应该努力拥抱,利用一些金融手段做好服务,特别是现在厂内期权的出现,现在参与人不太多,很多人对期权的理解还处于名词解释上,对于它技术应用上这块,很多人都没研究。实际期权是好东西,很多地方是期货或者现货解决不了的问题,期权都可以解决。但是,有点技术含量,如果把期权研究明白之后,产业参与的人多了之后,能够化解很多矛盾。

主持人:感谢!有请湘钢的刘总。

刘喜锚:2022年湘潭钢铁的情况和绝大多数钢铁企业面临的情况是一样的。6月份,随着上海疫情的蔓延,钢铁行业强预期落空,处于下滑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湘钢当时作出了减产的决定,实际产量可能下滑接近20%多,就是因为市场的冲击。在这种情况下,从钢协的统计数据来看,全国接近90%多钢企当月亏损。即便这样,原材料价格仍非常坚挺,废钢、生铁价格尤其煤焦这块基本没有动,矿价下来过一点,但是,马上又上去了。2022年来看,钢铁企业现在面临的压力很大,市场的行情波动远远超过了以往。三年前,煤焦都以十元、几元为单位调价,现在都是百元为单位调价,不可思议。钢厂的库存也好,采购量也好,都是非常大的,钢厂成本压力非常大。6月份湘潭钢铁库存铁矿石接近130万吨,煤焦四五十万吨,在市场急剧下行的情况下,损失非常大。

目前,钢厂都在谋求向更好品种的转型,尤其这几年投入都比较大,产线、装备趋同,产品趋同,品类也趋同,都往这个方向努力,竞争变得非常激烈,这些也是促使我们钢厂需要进一步做一些工作。从2023年的情况来看,可能还是有一个比较强的向好的预期,价格方面还是谨慎乐观的。但是,从企业角度来讲,盈利能力或者盈利水平比较高的日子真的一去不复返了。

另外,钢厂如何在残酷的竞争中获得活下来的机会,取决于各个钢厂自身的市场反应速度是否更快、效率是否更高、品种是否更优,在这方面采取实际行动,来应对市场变化。企业面对市场,更多的要依靠内部力量做一些改变,市场是很难根据个人的判断或者根据大家的预期来做实际变化的,会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大家只有做好自己企业的事情,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才能在这个市场上活下去。谢谢!

主持人:感谢刘总的分享!我们都是一家人,都是搞钢铁的,总体情况差不多,两家钢企都分享了2022年的做法,据我所知,无论湘谈,还是凌钢,在2022年这么困难的情况下,在钢铁企业里经营还是比较好的,也是我们中南学习的榜样,我们也希望在新的一年有更好的交流和合作。

几个重点的观点,也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个就是钢铁进入新发展阶段,高利润时代肯定是一去不复返,薄利时代,怎么求生存?第二,要以客户为中心,要抱团,无论上游,还是下游,要紧紧抱团,实现共赢,共同创造市场空间和利润。第三,要做对冲,各家钢厂其实现在都在做对冲,包括跟合作方做对冲,在大周期下确实非常重要。第四,进入钢铁的新发展阶段,核心的问题实际上是需求出了问题。在供给侧,从钢厂这个角度来讲,大家共同渡过难关,湘钢也给出了很好的答案,根据自己的经营情况,适当的做一些产量控制,这也是行业自律的一个表现。第五,产品结构的优化,尤其作为大型钢铁企业,产品结构的优化对钢铁企业的生存非常重要。2023年,在大家看不准的前提下,库存风险其实也是非常大的。非常感谢两位领导作为生产方很好的分享!

兰格钢铁网作为第三方,无论在原料端、钢材市场,还是在下游施工阶段,都有自己独特的一些观点,包括金融市场。今天我们邀请到了兰格钢铁网的马力马总,请马总分享一下,兰格如何看2023年钢铁供需和价格走势,有请马总。

马力:谢谢主持人!

2022年钢材价格整体来说是振荡下行的过程,最高点出现在4月份,最低点出现在11月份,从11月初开始然后到年底这段时间价格是在振荡反弹,期货价格反弹多一些,螺纹钢、卷板价格跟10月底相比反弹了大概700元,现货价格总体来说需求偏弱,期货价格上涨带动现货价格上行,螺纹钢和卷板比10月底上涨300多块钱。

主要是预期推动的价格上涨。几方面因素影响了市场预期的变化。一方面,美国CPI指数高位回落,市场对于美联储继续高强度加息的预期减弱。还有国内的情况,对于新冠疫情的管控,从11月开始逐渐政策变宽松,到后来改为乙类乙管,给市场和相关社会活动松绑起到很大的带动作用。另外,国家出台的2035年扩大内需的战略规划纲要也是很重要的提振市场信心的因素。还有就是12月份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提出了相关的稳定经济增长的一些措施。再加上12月份又有一次降准落地等等。这些利好因素结合起来带动市场在11月、12月总体价格出现反弹。

价格出现反弹以后,尤其2023年上半年市场会怎么走?核心需要看之前的利好预期能不能变为现实。从兰格推出的钢铁智策这个产品对于主要的经济指标也就是钢材需求的未来走势判断结果上来看的话,一季度总体来说经济压力还是比较大的,但是,从二季度开始,经济相关的指标都会有相对比较明显的恢复,有几个重点的指标,比如GDP,去年四季度GDP增长速度应该在2%-3%左右,今年一季度基本上会维持这个增长速度,但是,到二季度能够恢复到5%。

固定资产投资,去年全年预计在5%左右的增长速度,明年一季度应该在3%左右的增长速度,但是,到了明年的二季度,预计将恢复到6%-7%,其中基建(含电力)总投资去年预计增长9%左右,明年一季度预计在9%,但是,二季度能够恢复到12%。

房地产,去年全年预计有10%左右的负增长,但随着国家对于房地产领域相关政策的不断调整,后期将逐渐显现作用。今年上半年,可能还不会有很明显的起色,钢铁智策对上半年房地产投资增长预期还是负增长,逐渐收窄,到下半年预计房地产行业投资增长速度会小幅转正。

出口,去年确实受国际高通胀、经济增速下滑等因素的影响,下半年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回落,已经公布的统计数据表明,10月、11月份当月出口同比都是负增长情况。因为全球形势短期内不会出现很明显的改观,2023年出口应该还会有一定的压力,预计还会维持一段时间小幅负增长。综合来看,钢铁智策对于2023年经济总体走向预期来是好的。

供应,不用多说,可调节空间非常大,需要多少钢材就能生产多少钢材,需求不好,产能就会下降。从短期产量来看,这个冬季尤其1、2月份,产量不会很高。现在全国粗钢日均产量,我们测算的数据基本在250万吨左右,1、2月份基本维持这样一个产能。从钢厂利润来看,大部分钢厂还是在盈亏平衡线之下运行,2023年总体的钢铁企业盈利情况跟2022年下半年相比可能有所好转。虽然需求没有那么快恢复,但产量端包括库存端给市场带来的压力也不会太大,一季度大概率会相对平稳过渡,进入二季度以后,需求将逐渐有好转,二季度市场走势来看,我觉得会有机会等待大家。

以上就是我的观点。谢谢!

主持人:感谢马总的分享!分析得非常全面,从国际、国内到供给、需求、出口,跟大家分享了他的观点的。我小结一下,包括这两天主流的一些观点。

第一,2023年值得期待的,国际这块,美联储加息不减弱,对钢铁市场影响非常大。第二,国内这块,对房地产松绑,对建材企业尤其相关的企业有很多机会,包括稳经济相关措施相继推出,2023 年还是值得期待的。

总体来讲,对2023年的运行来讲,一个是谨慎的乐观,对比2022年下半年还是有好的预期。价格来讲,主流观点是前低后高,节后也许有一波短暂的行情。

有一位朋友分享了一个很独特的观点,叫钢铁行业的七年之痒,钢铁的七年之痒,从大周期来讲,大家比较熟悉的是2008年到2015年、2016年到2022年,大周期上涨、下降行情,如果这个概率成立的话,2023年是也有期待呢?也许,这是不成熟的观点。

但是,也有风险,一个是后疫情时代,现在虽然放开了,但是,有没有回头的风险或者局部回头的风险,还有待观察。同时,疫情究竟影响多长时间?第二,地缘政治,除了俄乌冲突,对中国来讲尤其对中国钢铁行业来讲,我个人觉得中澳关系实际上非常重要,中国跟澳大利亚的关系尤其进口政策对中国钢铁的影响非常大。

以上这些观点不是很成熟,仅供大家参考,感谢五位大咖的参与!感谢大家热烈的掌声!

最后,祝福各位朋友在2023年身体向阴、祝福各位钢企及合作伙伴经营向阳,也祝福我们国家国泰民安、风调雨顺。谢谢大家!

文章编辑:【兰格钢铁网】www.lgmi.com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兰格钢铁网站刊登本图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旨在为满足广大用户的信息需求而采集提供,并非广告服务性信息,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更多钢铁价格信息,请下载兰格钢铁app查看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专题对话
  • 高端对话
  • 供需模式:钢厂与采购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和管理创新
  • 专题对话
  • 大型建筑企业钢材集采和供应链服务模式
  • 钢铁供应链高质量发展路径与策略
  • 兰格云商钢铁供应链解决方案产品发布及应用探讨
  • 钢厂怎么做——钢厂营销模式创新
  • 2015年钢铁流通发展趋势及贸易模式创新
  • 钢贸企业发展大家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