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也许感受到了,中国经济就像北京进入隆冬一样的冬天,既然冬天来了,春天应当也不会太远。但是,冬天毕竟还没有过去,我们还需要继续抱团过冬,依靠团结的力量来战胜严寒,我相信冬天终会过去,春天总会到来。 一、上一程中国经济简单回顾 回顾上一程的中国经济,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快,世界经济在过去三十多年时间里平均每年增长3.6%,但中国经济平均每年增长9.8%,换句话说,世界走一步,中国走了两步半。因此,在短短的三十余年时间里边,我们先后超越了七大工业国中的意、法、英、加、日、德,从2010年开始,我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贸易也在快速发展,过去三十多年贸易平均每年也增长了16%以上,1978年贸易总量206亿美元,今天已经超过3万亿美元,到了4万亿美元这样一个大台阶上,成为世界最大的贸易体。与之相应的是中国制造业在过去三十多年时间里每年快速增长20%,目前已经超过了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制造业大国,130多种产品产量在世界都位居前列。 在经济、贸易、生产快速发展的同时,国民收入也快速的增长,平均每十年增长一倍,过去三十多年时间,每年增长7%点几,初步达到了小康。 当然,我们毕竟是对市场经济毫无经验的国家,是刚刚摆脱完贫困走向初步小康的国家,在快速前进的同时,在某些方面也有偏差。因此,今天我们在历史前进中也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困难,我称之为叫“繁荣背后的困难”,集中表现在六个方面, 第一,市场约束问题日益突出。换句话说,东西卖不出去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比如,过去的钢铁是非常紧俏的,而今天走进中国,绝大多数领域,无论是工业品,还是农产品,都出现了“卖难”的问题。我想至少五个因素是造成今天需求日益突出的问题:第一,地产由黄金期进入低迷期,造成了与地产相关的60多个行业缺少了市场的支撑,跟它息息相关的产业链都卷入到困难之中。第二,外部世界经济低迷,2008年之后,世界经济低迷,美国出现危机,欧洲出现危机,日本长期不振,其他发展中国家跟着进入经济低迷,整个世界经济进入低速增长阶段,因此,我们的出口遭遇了严重的瓶颈,肯定给生产带来影响。第三,农民买不起房,农村市场跟不上工业品生产的发展。第四,城里的市场最近十年也遭遇了一些新因素的困扰,高房价、高学费、高医疗费用,“三高”挤占了城里人相当一部分货币收入。此外,不得不提到第五个因素,那就是中国特色的公款消费,这几年降温了,由于反腐败,由于八项规定,由于严抓公款管理,中国特色的公款消费,无论是财政的,还是企业的,明显的降温,从道义层面、社会层面都是好事,短期内肯定对经济发展还是有一定的影响,不用回避。 第二,成本的压力。从事实体经济的人感受最深的就是各种成本在上升,中国已经告别了低成本发展阶段,这是不可逆的趋势。第一,劳动成本每年都在上升,过去五年,中国最低工资制度、“五险、一金”制度使得劳动成本翻一番。第二,财务成本大幅度上升,成为影响企业效益的又一个重要因素,为什么说企业给银行打工?很多利润被银行拿走了。第三,这几年土地、水、电各种要素成本也在上升,同样侵占了一块利润。此外,环境成本也在上升。成本上升已经成了一个严重困扰企业突出的问题,要摆脱这种困境,当然,第一,靠企业自身提高技术水平,加强经营管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这是最重要的;另一方面,政府确实应当下大力气清理各种税费,减少各种企业负担,同时,下大力气降低企业财务费用负担,只有这样,我们的企业才能够维持一个比较正常的成本环境。 第三,环境约束。过去可以忽视成本和环境问题,今天已经不能再忽视了,空气不再清新,水不再干净,土壤不再安全,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我们的生命安全,生产安全同样也越来越突出,一个人的生命都无法得到保证,创造财富又有何用。所以,注重生命安全必然要关注环境。以人为本,首先要落脚到解决人民生命安全的问题上,过去可以快速,可以忽视,今天要还帐了,要恢复蓝天、清新的空气、干净的水和有保障的土地,使得我们生产的东西能够安全。 第四,资源约束。过去忽视了资源的问题,今天有三方面的资源是短缺的,越来越突出,第一,土地,可宜居、可用于建设的土地资源越来越紧缺。第二,淡水,中国水资源虽然总量不少,但分布极不均衡。第三,油气资源,石油、天然气,其中每年进口的石油、天然气已经占总消费的60%左右,每年要花超过两千亿美元用来进口石油、天然气。 第五,债务的约束。这几年地方政府债台高筑,日益突出,银行不良贷款在上升,企业负债率超过100%,已经到了必须注意的时候。 第六,人口约束。中国人口总量虽然很没有影响经济发展,但是,中国人口结构已经影响到经济发展,超过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16%左右,已经是老龄化社会,未富先老的问题困扰着我们。 不管怎么说,所有这些问题归结起来都是成长中的烦恼,都是前进中的问题。但是要解决这个问题,要承受各种各样的代价,这就是为什么经济突然间进入到困难期,因为这些问题已经日益显性化了。90%以上煤矿亏损,钢铁全行业亏损,铜矿一半以上亏损,建材大面积亏损,传统产业确实遭遇了市场、成本等方面诸多的困扰,使得它的发展受到严重的影响。 今天影响中国经济的四个因素改变了,我们目前还没有完全适应,因此,经济还处在下行阶段。 第一,发展阶段变了。我们现在是中等收入阶段,因此,原有的生产体系需要重新构造,这就是中央为什么突然间强调供给侧改革的问题、供给侧管理的问题,也就是生产体系要重新打造,适应变化的市场,而这种打造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成的,因此,困难肯定还会继续存在。 第二,市场变了。过去短缺,今天是过剩,因此,我们的政策体系也需要改变,要由解决生产为主转到解决市场为主,一是供给方面要进行改革;二是从需求方面进行改革。 第三,外部变了。今天外部变得对我们不利,一是世界经济低迷;二是全球化被区域化所挤压,美国追求区域化替代全球化,跨太平洋伙伴关系(TPP),环大西洋投资贸易关系(TTIP),都是排除中国在外,意味着中国在这两个领域投资门槛、市场门槛都要比现在高;三是发展中国家的竞争压力在增大,印度、东南亚、非洲、拉丁美洲也在举起改革开放的旗子,对中国形成资源、市场、技术、人才多方面的挑战;此外,地缘政治的变化,也看到了一些对中国不利的影响,今天东海问题、南海问题之所以突出,折射出我们的困难比过去要多。当然,一旦我们战胜困难,我们就站在更高的起点上,但今天我们还需要继续面对。 第四,游戏规则变了,过去以快论英雄,哪个地方GDP走的快,哪个地方领导提拔的快,今天不同了,今天是谁的经济做的好、做的强、做的优谁才是英雄,以好、以优、以强论英雄,因此,原有的经济发展方式都要做相应的调整。 这四个方面的改变都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够适应的,不是一天两天能够取得成效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企业特别是传统企业面临的困难局面还不会马上结束,还要持续一段时间。因此,抱团过冬还是我们应该努力做到的。当然,也应当看到冬天里的春天丝丝温暖也正在吹来。 二、下一程 中国经济的发展 中国经济哪些方面正在透出希望,哪些方面正在给我们带来曙光?我用“一、二、三、四、五”说明。 所谓“一”,就是一个目标。我们党提出“两个百年目标”,到2020年要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这个百年目标有一个最低要求,到2020年之前,每年必须增长6.5%以上,今后国家政策、国家宏观管理调控都有一个底线,要确保完成第一个百年目标,底线是6.5%以上。中国经济虽然有各种各样困难,但是,政府会采取各种各样措施来守住底线,因此,会避免断崖式的下滑,能够避免硬着陆,不会崩盘,这就是定心丸。目前看,从政策面到经济基本面都有能力、有条件、有余地守住底线,无论是货币政策、财政政策,还是投资政策,政府还有很多工具可以调节使用,来增加社会的需求,支持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中国经济的基本面也有一定的惯性,基本面就是中国的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新“四化”的大趋势还没有逆转,过去是支撑经济的主要力量,未来同样是支撑经济的主要力量,会创造出大量的投资、消费的需求,会产生很多新的产业、新的产品,来支撑经济的增长。从国际说来说,尽管经济低迷,整个世界求和平、求发展、求合作的主基调没有变化,更何况大宗商品价格大幅度下跌,对中国来说是占便宜的。所以,从国家层面来看,守底线应当是可以做到的,中国经济不会出现断崖式的下滑,不会出现硬着陆,不会崩盘,尽管困难,但是是有底部的,所谓底部就是6.5%以上。那些带血的GDP、黑色GDP、污染的GDP不要了,我们要的是有效益、有质量、可持续的GDP,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短期内经济增长高度不会很高,繁荣期不会很快到来,但是,稳增长期还是会持续一段时间,政府会想方设法保底线,因此,还能够给大家提供一定的机会活着。但是,要活的好一点,要活的更有尊严一点,那就要靠调结构、改机制、提高质量、提高效益,在改革中求生存,在调整中求发展。 所谓“二”,是两个重点。国家正在抓两个重点,国内叫做转型升级,打造“升级版”新格局平台,就是《2025中国打造》,“移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以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双引擎,传统产业的改造,新产业的发展;双动力,国家动力,民间动力,简政放权等等,都是力图改变目前的发展格局,进入中高端发展、中高速发展,这是我们看到的曙光所在。国际上正在打造一个走向世界实现经济国际化的重点,或者说打造走向世界的平台。主要内容是以人民币的国际化作为主线,以“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作为重要内容,以自贸区建设作为制度减排,以亚投行、金砖国家银行、丝路基金等投融资平台作为支撑的国际化重点和大戏,已经拉开了序幕,正在一步一步的上演。如果国际化这台大戏也上演成功,我们发展的空间就更广阔,可回旋的余地就更大,无论是资源,无论是市场,都会有更广阔的前景。两个重点折射出的曙光让我们在严冬里看到了春天的希望。 所谓“三”,是指三个趋势要顺应、要去作为、要去抓住,我称之为“三跨”。第一,跨国经营的趋势。未来企业、投资者一定要走向跨国经营的发展之路,全球配置资源,全球组织生产,全球进行销售,要成为企业发展的新模式,这不仅是一个国家强大的标志,也是企业未来强大的重要出路。因为从世界经济角度来看,哪一个国家的跨国公司多、跨国公司能力强,哪一个国家就强。今天中国因为跨国公司少、跨国经营能力弱,所以,我们还不强,除了垄断的国有金融机构、国有能源行业以外,就是华为等少数几个企业,别人基本看不到,如果多几个三星、丰田、美国波音公司等等中国就强大了。第二,跨界融合。我们要在三个方面做好跨界融合的文章,一是“移动互联网+现代金融+产业”,我们要拥抱移动互联网、要借助现代金融实现产业发展,大家请注意,移动互联网最大的作用就是打破了时空限制,24小时可以经营,没有空间的约束,在哪里都可以进行生产、销售,这就是移动互联网带来的最大变化。过去必须在城里或者在哪里建大量厂房,现在不需要,走到哪里都可以找到资源和合作者,只要有集聚资源的能力,这是一个最大的变化,时空观被突破了。为什么要借助现代金融?因为我们的企业未来一定要在金融工具的运用上增强降低成本的能力,增强抗风险的能力,增强盈利的能力。 在座很多从事钢铁的,如果能够更好的运用现代金融工具,期货套保、汇率对冲等等,当然就可以避免很多损失。同样,如果借助资本市场能够把投融资成本大幅度降下来,能够把资产有价化,同样可以带来很大收益,未来产业发展一定要在这两个领域跨界融合好。二是“服务业+制造业”,未来的发展一定从设计、研发到制造、销售、服务全价值链形成有战略合作关系、有伙伴关系的发展模式,使得各个环节能够相互补充,提高每个价值链的附加价值。换句话说,未来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服务业,也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制造业,两者会越来越融合,只是不同的形式、不同的模式、不同的方式融合而已。三是“城市+农村”,国家提出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资源,对我们企业来说,除了这方面以外,也要做到用好城市和农村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来发展,要把城乡通道打通,不仅市场打通,要素流动也要打通,你做到了跨界融合,就赢得了主动。第三,跨所有制整合,主要两方面:一是国有资本与民营资本的整合,不是国有吃掉民营,也不是民营吃掉国有,而是相互之间要借力发展、融合发展。二是“国内资本+国际资本”,两个资本也要整合,相互借力,相互融合,共同发展。这是我们应当看到的三大趋势,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路径,增强竞争力、提高效率、提高效益、获得更好发展的路径,要走“三跨”之路。 所谓“四”,就是有四个红利还没有完全释放出来,它是我们的潜力所在,也是我们的希望所在。第一,人口质量红利,有文化的劳动力、受过培训的劳动力的作用远远没有发挥出来,每年毕业的大学生六七百万,中国在校大学生几千万,都是巨大的生产力,但是,还没有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第二,全面改革的红利,主要是打破垄断、解除管制所带来的制度性的红利远远没有释放出来,还有很大的潜能。第三,扩大开放的红利,前面讲了,一旦人民币要国际化,一旦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把人民币纳入一篮子货币里边,成为美元、欧元、英镑、日元之后第五种货币,意味着国际化迈出了关键的一步,将来可以靠资本输出带动产能输出,以资本输出带动新的出口优势的形成。第四,万众创新的红利,现在刚刚兴起高潮,远远没有释放完,在新经济领域里,确实有很大的创造力,我们会有很大的发展。所以,“四个红利”还没有完全释放,要通过改革和转型释放出来。 所谓“五”,就是五个发展理念,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通过创新驱动发展,通过绿色解决环境问题,通过开放解决国际国内关系问题,通过共享解决社会和谐问题。 总之,“一、二、三、四、五”让我们看到国家未来发展的基本走向,可以看到在走向第一个百年目标实现的进程中哪些方面会形成动力,哪些方面需要挖掘,哪些方面需要照着这个路子走,这就是未来的中国经济。 2016年经济基本预测。2016年经济增长将是底线可守、高度难求,6.5%以上没问题,农业增长3-4%,工业增长6-7%,服务业增长7-8%,投资、消费、出口、投资增长10%左右,消费增长10%以上,出口0增长或者轻度增长。整个经济可能在6.5%以上,物价方面可能温和增长,不会严重通胀,也不会严重通缩,估计通胀水平在2-3%之间。现在汇率是6.39,估计明年是轻度弱势的走向,阶段性贬值大概存在,但是趋势性的贬值不可能,换句话说,明年汇率有可能在某一阶段弱一点、某一个阶段强一点,是双向波动性的,波动区间在6.35-6.5之间,不会明显贬值,也不会明显升值。 三、资本市场 资本市场的基本结论:猪已经死去,牛还活着。会飞的猪已经死去了,疯牛行情结束了,但是,慢牛的格局还没有打破,因为中国的长期发展还需要资本市场,最大的可能性还是振荡前行的资本市场。为什么猪已经死去?因为眼下资本市场还有很多影响稳定上升的因素:一是救市以后的后遗症还需要消除;二是原有的资本市场先天不足(包括上市公司质量不高,政府部门监管体制不健全等问题);三是美元变化趋势也可能影响到国际资本市场、中国资本市场;四是地缘政治变化也会对资本市场带来影响;五是经济增长的走势,如果6.5%比较轻易的守住,政策可能就会从严一点,如果6.5% 守不住,政策就会宽松一点,都会影响到资本市场。不管怎么说,短期波动振荡前行可能还是一个基本特点。 为什么说牛还活着?中国长期的发展需要资本市场,这个逻辑没有改变:第一,企业的融资要由间接融资为主逐步的转到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相结合,因此,政府对资本市场的态度是友好的,要保护资本市场;第二,资产负债表需要修复,资产证券化是解决这个问题的重要通道,因此,政府也需要发展资本市场;第三,转型升级,无论是传统产业的股权交易,还是新兴产业的股票交易,都需要资本市场;第四,老百姓财富的增值保值,也需要转到靠金融资产的运用,过去靠实体经济,接着靠房地产,未来可能更多的靠金融资产的运用,金融资产中很重要的通道是资本市场,是实现民众财富增值保值的重要通道;第五,改革开放带来的正面影响,人民币的国际化,意味着一定带来资本市场国际化,资本市场国际化意味着流动性一定由国内流动性变为国际流动性,中国资本市场眼下就是政策主导市场、资金主导市场。资本市场的前景总体上还是往前走的,不是熊市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