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区域面积并不大,但却处在环渤海地区的核心区域。环渤海是未来中国一个重要的增长潜力较大的区域。但以前京津冀内部的合作不是很尽如人意。我们说,区域靠城市来带动,城市靠区域来支撑。北京犹如河北的心脏,天津犹如河北的肺,要协同发展,需要把心和肺放在原来的位置,实际上北京要发挥心脏的作用,天津要发挥肺给全身输氧的作用,只有一条路那就是合作,那就是协同发展,关键是如何协同发展。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迫切性。一是北京发展面临困境,人口膨胀,交通拥堵,环境恶化。二是京津冀之间的差距不断扩大。北京天津城市规模很大,而河北各城市规模都比较小,河北省的城镇化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六、七个百分点。三是区域合作举步维艰。北京的空间布局就是单中心摊大饼,从二环摊到了三环,从三环摊到四环,现在正在修七环。七环修成之日就是大饼摊到七环之时。我是研究区域规划的,规划是规划未来而不是规划过去,未来20年会出现什么情况,这个大饼到底能摊到哪里?我现在所担忧的是在城镇化背景下,以现在的发展速度和要素聚集的程度继续摊大饼。北京不仅在摊大饼,而且在“见缝插针”,“大饼”不断在加厚,最后搞得密不透风。
京津冀空间布局的优化。空间布局如何优化?首先要终止摊大饼的过程,比如说从五环把它切断,以后不要在五环外再增加产业了,里面也不要见缝插针了,要保留首都功能,把非首都功能转移出去,才能使北京更加宜居。要让要素向其他城市转移,我们发现河北的沿海地区包括天津的滨海新区环境容量比较大,土地空间比较大,所以是未来要素聚集的地方,比如说重化工业应该向沿海聚集。第二,由于太行山聚集了比较丰富的水资源,太行山前的一些城市可聚集更多的经济要素,如保定、石家庄、邢台、邯郸,借助南水北调,水资源能够满足供应,但其和北京一样,不能搞高排放产业,所以产业结构要调整,要升级,把一些重化产业转移至沿海,重点发展现代制造业、农产品加工业等排放小的产业。第三,京津塘发展轴,有发展连绵区的趋势,但要从规划上进行控制,一定要规划足够数量的农田和绿地。主要发展四大节点,北京、天津、武清廊坊、天津滨海新区,这就是我对京津冀空间布局的设想。张承地区是京津的生态屏障,农村人口需要大量转移。产业要聚集在中心城市,避免分散发展,最后形成一个京津冀城市群。也就是说未来北京和天津的规模不要再大了,现在河北的城市比如说廊坊、保定、石家庄、唐山、秦皇岛等,这些城市要逐步地长大,形成一个规模较大的城市群。城市之间要有功能上的分工,不能大家要干什么都干什么。我们规划什么?无非就是确定哪些地方干什么,哪些地方不可以干什么,哪些地方是城市,哪些地方是农田,哪些地方是森林,哪些地方是湿地,都要规划出来,大家按照规划来执行。合理布局就是规划的初衷和目的。
在于11月28-29日召开的第十届环渤海钢铁市场论坛暨兰格钢铁网2014年会上,国
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所长肖金成将以“京津冀一体化的战略与布局”为题做主题报告,敬请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