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兰格首页 >论坛十一论坛介绍 >论坛十一论坛介绍

2025年度设计院&钢厂新需求新产品对接座谈会成功召开

 https://www.lgmi.com    发表日期:2025/11/16 14:17:36  兰格钢铁
    

11月14日,“第二十一届中国钢铁产业链峰会暨兰格钢铁网成立30周年启动大会”平行专题分论坛之一的“2025年度设计院&钢厂新需求新产品对接座谈会”在北京九华山庄国际会展中心成功召开。

本次座谈会由兰格钢铁网主办,山东冠洲股份有限公司、正大制管集团、天津源泰德润钢管制造集团有限公司、敬业集团联合主办,河北兆建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山西安泰型钢有限公司协办。座谈会以"因'产需协同'而聚,为'材料革新'而谈"为主题,聚焦设计研究与未来市场需求,深入探讨了钢铁企业新产品创新及现有产品更新换代的高效对接机制,共话从"生产商"向"服务商"转型的实践路径与发展经验。

会议邀请来自全国各大钢铁生产企业负责人、知名设计院总工程师、专家学者,以及钢铁产品需求方企业的领导者和实践者,共同研讨行业发展趋势,探索创新发展路径,为推动行业推陈出新、铸就高品质产品汇聚新动能。

兰格钢铁高品钢事业部总经理李钊代表主办方致辞。他指出,优质的工程设计需要创新材料作为"骨架",而钢厂的新产品唯有通过设计落地才能真正实现价值——这正是本次座谈会以"材料革新?产需协同"为主题的初心所在。

山东冠洲股份有限公司品牌总监丁建平做产品介绍。他立足系统化科学理论,强调以科研创新驱动产业发展,系统阐述了冠洲股份在推动钢结构与涂层同步寿命、助力实现碳达峰目标方面的技术路径与产品实践。

正大制管集团经营中心副总监张世伟在题为《二十年蜕变,内卷破局》的主题演讲中提出,企业应以自身建设为根本、以品牌建设为核心,通过"五星品控+五星服务"双轮驱动,构建钢管行业差异化竞争优势。

天津源泰德润钢管制造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凯松在题为《源泰德润方矩管 专业细分领域20年》的主题演讲中,对企业概况、产品范围、应用场景、工程案例、资质认证、标准制定、优质服务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介绍。

天津源泰德润钢管制造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凯松在题为《源泰德润方矩管 专业细分领域20年》的主题演讲中,系统介绍了企业发展概况、产品体系、应用场景与典型工程案例,全面展示了企业在资质认证、标准制定和优质服务等方面的综合实力。

敬业集团销售总公司副总经理齐进刚在演讲中提出,以品种筑牢钢铁根基,以服务开拓行业新局,集团始终坚持“产品和服务百分之一的缺陷是客户百分之百的灾难”的服务理念,严抓产品质量,提高服务水平,持续打造敬业品牌。

敬业集团销售总公司副总经理齐进刚在主题演讲中表示,敬业集团秉承"产品和服务百分之一的缺陷,就是客户百分之百的灾难"的服务理念,通过严格把控产品质量、持续提升服务水平,坚定不移地打造值得信赖的敬业品牌。

对话环节,设计院单位领导做各项发言,到会领导有:

(1)中国中建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首席总工程师邢民,同时担任中国建筑集团首席专家,是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杰出专家。他长期深耕建筑结构设计与研究领域,主持或参与了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中国国学中心、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国家大剧院、水立方等多项国家级重点工程项目。在大跨度空间结构与复杂超限结构等前沿技术领域造诣深厚,成功攻克了多个重大工程中的关键技术难题,其负责的项目多次荣获国家级及省部级优秀设计奖项。

(2)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集团首席专家赵广鹏,是结构工程领域的核心技术专家,2024年入选国投集团(中国电子院母公司)第二批科技带头人,获"集团特级专家"称号。作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21年)的杰出人才,他在2024年荣获国投集团"科技创新突出贡献奖"。赵广鹏主持建造了北京CBD银泰中心、中芯国际/京东方半导体工厂、国家会议中心二期、郑州国际会展中心等国家级知名工程项目,在结构工程领域取得了突出成就。

(3)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中国建设科技集团副总工程师霍文营,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他198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长期从事建筑结构设计工作,主持完成了30多项大型工程设计项目,代表作品包括深圳游泳跳水馆、外交部办公大楼、清华科技园等,其中多个项目荣获国家银奖、北京市优秀设计一等奖等荣誉。霍文营持有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和英国皇家特许结构工程师资格,曾赴英国CBI进修,在超高层建筑和大跨度钢结构体育建筑领域具有丰富经验。

(4)天津大学建筑设计规划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副总经理于敬海,同时担任天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作为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和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他长期致力于建筑结构抗震与减隔震技术的研究与工程实践,主持或参与了天津大学新校区、国家海洋博物馆等大量重大工程项目,在解决复杂结构设计难题方面贡献突出。其科研成果荣获多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并成功应用于工程实践,有力推动了行业技术进步。

(5)中国航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赵伯友,深耕大跨度空间结构领域三十余年,主导设计了多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标志性工程,在民航维修机库、机场航站楼等领域实现重要技术突破。其代表作品包括:全球单体规模最大、跨度最长的民航维修机库——厦门太古翔安新机场维修基地;亚洲单体最大机库——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南航基地机务维修设施;以及荣获中国人民解放军科技进步二等奖的军事通信关键设施——单塔旋转式短波同相水平天线支架。

(6)日照市海洋工程研究院院长王忠勇,长期致力于海洋工程材料研究,重点围绕沿海城市超高层建筑、海岸钢结构、混凝土工程及海洋设施的表面涂层材料开展研发与应用推广工作。作为主要起草人,他参与了《装饰装修材料有机污染物极限散发速率测试方法》和《贝壳粉液态涂覆材料》等行业标准的制定,为规范产品质量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王忠勇院长主持或参与了多项国家级及省部级海洋科技重点项目,在海洋能发电装置、海上结构物设计与监测等关键技术研发方面取得显著成果,始终坚持产学研深度融合,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地方海洋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7)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钢结构副总工程师李竞远,现任该院钢结构建筑工程研究所结构室副主任,长期致力于钢结构建筑技术研究与工程实践。他在模块化钢结构建筑领域造诣深厚,主持或参与了深圳酒店项目(总建筑面积25.3万平方米,采用多层模块化钢结构技术)和烟台健康驿站项目(总建筑面积11.72万平方米,为目前国内最高的模块化钢结构建筑)等多项国家级重大工程。在技术标准制定方面,他深度参与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装配式钢结构模块建筑技术指南》的编制工作,为项目策划、建筑设计、结构设计等全过程技术内容的制定作出了重要贡献。

(8)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朱宗亮,是我国绿色建筑、城市更新及装配式钢结构领域的技术领军人物,在低碳建筑设计、复杂交通枢纽规划等方面贡献突出。作为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与世界绿色设计组织(WGDO)绿色建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他长期致力于推动绿色建筑与低碳城市发展,并参与了“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相关低碳城市课题的实施方案论证。在工程实践方面,朱宗亮主持设计了郑州、深圳、雄安等近20项国家级重大铁路交通枢纽工程,积累了丰富的复杂交通枢纽规划设计经验。

(9)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专业总工孔庆哲,是我国市政工程领域燃气储运、综合管廊及环境工程方面的技术领军人物,尤其在储气设施改造和智慧管网设计等领域贡献突出。作为主要起草人,他参与了《城镇燃气储气罐设计规范》(CJJ/T 172)、《综合管廊工程技术标准》(GB 50838)等5项国家及行业标准的编制工作。同时,孔庆哲主持或参与了京津冀、雄安、长三角等地区众多国家级重大燃气、石化管网项目的规划与设计,在市政工程领域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深厚的技术积累。

(10)中国电建集团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国际工程公司总经理龙海军,长期致力于国际工程业务管理。作为公司负责人,他带领团队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项目足迹遍布非洲、南美、东欧、东南亚、中亚等地区,承担了水利、水电、风电、工民建及基础设施等领域的规划、勘察、设计、监理、咨询和工程总承包等百余项工程项目。其团队参与的重大项目包括中马两国"一带一路"旗舰项目、沙特全球首个碳中和未来城市核心基础设施项目,以及中巴经济走廊(CPEC)重点能源项目,在国际工程领域积累了丰富的项目管理经验。

(11)中建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专家顾问吴广彬,我国建筑工业化领域的资深专家,在结构工程、标准化设计及智能建造技术方面造诣深厚。他长期主导建筑工业化关键技术研发与标准体系建设,在钢筋机械连接、预制混凝土结构及新型绿色建材应用等领域贡献突出。其技术成果已成功应用于雄安新区首个大规模装配式建筑集群、北京城市副中心国内首个智慧化综合管廊、2022年冬奥会标志性场馆国家速滑馆以及粤港澳大湾区绿色建材产业园等一系列重大工程项目,为推动我国建筑工业化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12)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设计院项目总监张华玉,是我国工业建筑与钢结构工程领域的资深项目管理专家,在冶金工业厂房、装配式民用建筑及大型钢结构项目的设计统筹与工程实施方面经验丰富。他主导完成了唐山钢铁集团搬迁改造、雄安新区装配式住宅示范项目等20余项重点工程,项目类型涵盖冶金、房建、市政等多个领域。其代表性工程包括唐山钢铁集团丰南新基地炼钢工程、雄安新区容东片区装配式住宅示范项目和唐山曹妃甸新城体育中心,展现了在大型工程项目全过程的卓越管理能力。

(13)民航机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杨漾,作为国家注册咨询工程师,长期致力于机场规划设计、项目管理和工程咨询工作,在民航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身为民航总院机场场道工程领域的技术带头人,他主持或参与了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等多个国家级重大枢纽机场的规划设计。此外,由他主导的襄阳枣阳机场、扬州泰州机场扩建等项目,均体现了当前国内机场规划设计的先进水平。

(14)河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王志远,河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56年,1997年加冠"水利部"称谓,又名水利部河北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是国家甲级工程勘测设计单位。作为该院高级工程师,王志远在水利水电工程勘察设计、技术标准制定与科技创新方面拥有丰富经验,曾参与南水北调配套工程、承德市大坝沟门水库工程等重点项目的设计工作。

(15)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专家张尧,作为公司核心专家,长期深耕钢结构工程技术、智能建造及绿色冶金领域,在行业标准制定、重大项目实施与技术创新方面具有重要影响力。他深度参与行业标准制定与技术推广工作,其主导的超高层建筑钢结构节点优化技术通过改进钢管混凝土柱与钢梁的连接方式,使节点承载力提升20%,该技术已在北京财富中心二期(265米超高层建筑)等项目中成功应用,并获得国家优质工程奖。

与会嘉宾基于各自领域的实践探索指出,当前行业存在"设计院所需材料难以获取,钢厂创新产品缺乏应用场景"的结构性矛盾。设计方常因材料信息不完整导致设计方案无法最优实现,而钢厂研发的前沿产品也因脱离实际应用场景难以打开高端市场。本次座谈会搭建"设计-钢厂"直接对话平台,旨在打破产业链信息壁垒,推动前端设计需求与后端材料供给的精准对接。以"产需协同"汇聚行业智慧,以"材料革新"驱动产业升级,这正是破解供需错配困境、开拓行业发展新空间的关键举措。

工程设计是国家发展的 “蓝图”,钢铁材料是这幅蓝图的 “颜料”。当最前沿的设计理念,遇上最创新的材料技术,才能绘出高质量发展的新画卷。本次座谈会的交流中,大家提了很多真知、找到了共鸣:设计院专家们讲了需求,钢厂伙伴们谈 产品,共同让每一个设计方案都能用上最适配的材料,每一款创新钢材都能找到最广阔的舞台。?未来,兰格集团将持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积极促进设计院同钢铁企业的合作,助力企业精准把握市场脉搏、探索转型升级路径,为共建现代化钢铁产业新体系贡献专业力量。

工程设计是描绘国家发展的"蓝图",钢铁材料则是实现这幅蓝图的"颜料"。当最前沿的设计理念与最创新的材料技术相遇,必将绘就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画卷。在本次座谈会的深入交流中,与会嘉宾畅所欲言、凝聚共识:设计院专家系统阐述了前沿设计对材料的需求,钢厂代表则展示了创新产品的性能优势。这种深度对话确保了每一个设计方案都能获得最适配的材料支撑,每一款创新钢材都能找到最广阔的应用舞台。

展望未来,兰格集团将持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积极促进设计机构与钢铁企业之间的战略合作,助力企业精准把握市场脉搏、探索转型升级路径,为共同构建现代化钢铁产业新体系贡献专业力量。

文章编辑:【兰格钢铁网】www.lgmi.com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兰格钢铁网站刊登本图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旨在为满足广大用户的信息需求而采集提供,并非广告服务性信息,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更多钢铁价格信息,请下载兰格钢铁app查看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2025年度设计院&钢厂新需求新产品对接座谈会成功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