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中国金属材料流通协会副会长、华南物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李刚
对话嘉宾:中建股份集采管理中心总经理马国荣;
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物资采购管理中心总经理周连营;
安阳钢铁集团销售总公司总经理苏锋;
凌源钢铁有限公司销售公司总经理周国峰;
河北津西钢铁集团特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柱;
北京荣成本元商贸有限公司董事长董向军;
山东冠洲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宋章峰;
陕西钢铁集团韩城公司总经理 李红普
主持人:今天我们讨论的主题是钢铁产需模式与钢铁市场趋势。到会的嘉宾阵容非常庞大,希望大家在今天的话题当中畅所欲言,尽情阐述你们的观点。
上个月十九大刚刚闭幕,习总书记提出了新思想、新矛盾、新战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作为钢铁工业,该如何理解新时代对我们钢铁工业新的要求和新的变化,这些要求和变化如何看待?
第一个环节,首先,各位介绍一下自己的企业。
周连营:中国交建从2005年成立到现在,净资产从167亿到2015年2145亿,是一个非常大的飞跃,在中国交建成长中也得到了在座各位专家的指导,也和在座的各位以及我们所在的企业共同成长,感谢在座钢铁企业、物贸企业对中国交建的支持。
马国荣:中建全称是中国建筑总公司,现在叫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整体上市。中国三百米以上建筑,90%都是中建干的。目前中建从施工领域,不仅有高度,也有跨度,长江上的许多桥梁也是中国建筑做的,现在也涉及到港口、码头,以及隧道、铁路、公路等。今年营业收入将突破1万亿,世界五百强中排24位。最先进入五百强的时候是486位,经过十几年的拼搏,今年发布的是24位。公司有一个规划,到2025年,中国建筑营业收入将达到2万亿,今年1万亿。初步统计了一下,我们今年总的用钢量大概是2500万吨,主要是螺纹钢,如果按照这个折算的话,到2030年,大概5000万吨的样子。随着祖国的建设发展,按照十九大报告,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我们中国建筑将不断的拓展幸福空间。
苏锋:我是来自于执行国家环保力度最早的、执行力度最大的、上半年环保投资最大的钢铁企业——河南安阳钢铁公司。“26+2”环保的执行,我们去年就开始了,今年上半年限产35%左右,现在限产50%,我们严格执行。我们公司产能是1000万吨,产品三七开,30%长材,70%的中厚板与卷板。
周国峰:凌钢地处辽宁西部,是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主要产中宽带钢、建筑钢材还有优特钢、钢管四大类产品。凌钢这几年一直打造绿色凌钢、和谐凌钢、品质凌钢,一直在努力。
王柱:河北津西集团是香港上市公司,主要产品有型钢、带钢、螺纹钢。
宋章峰:主要是深加工行业,白色家电那块,民营企业做到中国第一。在建筑领域上,可以给客户定制化服务,像日照山钢集团,整个企业用彩钢方案是我们出的,去年我们还代表中国出口到美国塞班岛,还有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机场,质保60年,我们代表中国出的彩钢板。今年,成功获得了澳大利亚镀锌板和镀铝锌板零关税。
董向军:北京荣成本元公司主要以做钢材批发和工程配送为主。
李红普:我们是中国西部最大的精品建材生产基地,长期专注于建筑钢材的生产,年产建筑钢材1000多万吨,从中国广州、合肥、郑州、太原、长沙这一线以西地区都是市场覆盖范围。长期以来,跟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国铁工、中国建筑、军事、航空、水利、水电等系统领域客户有很广泛的合作。我们是一个专注、专一的企业,60多年以来,专门生产建筑钢材。我们是国家名优产品。陕钢是中国西部有文化底蕴的企业,首先,总部位于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西安;其次,两个生产基地,一个在三国故里油菜花飘香的汉中,另外一个在司马迁的故里韩城。
主持人:近两年来,伴随着中国经济步入新的常态,中国钢铁也经历了阵痛的过程,2015年钢铁全行业亏损,贸易商可能稍微好一点,但是整个行业亏损。从2016年起,在国家强力推进供给侧改革的拉动下,特别是去地条钢大概1.2亿吨左右,钢铁行业逐渐从去年四月份走出低谷。
请各位嘉宾探讨两个问题:第一,对钢铁市场行情有什么看法?今年市场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对施工企业有什么影响?
李红普:作为建筑钢材生产企业,明年市场波动再大,首先要把产品做得更有市场竞争力,才对得起几十年跟我们一路走过来的客户。第二,市场波动的时候,正是我们跟客户抱团取暖的时候,这种状况下,我们应对措施应该是以不变应万变,在这种状况下,我们客户抱团取暖,共同应对市场行情,而不是跟客户形成博弈的关系。最后一点,在这种过程中,跟所有客户增强互信、增强互动,共同研究市场,共同迎接和面对期货、环保等重大的信息节点。
苏锋:第一,价格正常的回归;第二,供需之间的矛盾、供需的不平衡;第三,螺纹钢价格偏高。
周国峰:去年这个时候我评价2017年将是鸡飞狗跳的一年,按理说今年一个大趋势都应该挣大钱,但是,贸易商确实没赚到钱。明年到底怎么做?走一步看一步,明年的时候可能得变换变换思路了,我认为明年应该聪明点的挣钱了。
王柱:从市场角度讲,市场需求决定了价格行情,供需关系影响的是价格波动。供需关系短暂的平衡被打破,只是短暂的影响价格上下波动。库存已经到了历史最低点,造成市场价格大幅上涨,这是我对市场的看法。另外,不管钢厂怎么做,都要保证和你合作的客户能赚到钱,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其次,你要带领大家共同发展,如果钢厂能够本着为企业负责、为你的合作伙伴负责、为你所在行业负责的角度,应该出于这两个最基本的原则研究市场,也就不会造成说钢厂赚1000块钱代理商还赔20块钱,就不会导致这种结果了。
董向军:钢贸商应该是钢厂和工程的搬运工。今年是钢厂的丰收年,钢贸商挣点辛苦钱,做不好还得赔钱。今年有库存的一直像坐过山车一样,冰火两重天。从2016年到今年2017年,反应慢的、销售稍微慢一点的,可能能挣点钱。有时候流通行业月底还得给钢厂交下一月的钱,平常压一些库存,受资金限制,有时候明知价格有可能上涨,但是,库存也上不来,同时也是保证正常客户流通,所以,也不敢存库存。在座的钢贸商多,很多人跟我体会差不多,很纠结,很痛苦。
宋章峰:先说一下应对,我们真正做到引领行业发展,是定制化,今年获得很多专利。今年包括以前所有的产品销售都是定向、定点的,95%都是点对点直供户,没有代理商,很少有产品走向市场。今年感受到最痛苦的就是春节前后,一个月接几万吨出口订单,因为我们有市场,也有资源,也有自己库存,但是,最痛苦的是钢厂给了指导价,每个月月初给指导价,我们代表冷轧压延深加工行业,1号给的指导价执行了,10号追涨200元,20号追涨200元,但是,产品卖出去了,利润榨净了,大钢厂掌握了我们的命运,我们庆幸的是我们走的不是流通产品,走的是点对点。
周连营:简要介绍一下对2017年钢铁价格上升的一些理解。首先,介绍一下最终用户的基本状况,中国交建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从去年七月份国家主流媒体给中交足够关注,同时给予充分的爱护,中交作为最终用户来讲,在进步过程中,经历了重组整合,经历了战略升级,经历了改革引领三个大的阶段。
十九大召开以后,中国交建也掀起了学报告、领会精神的热潮,学习的过程当中,我们对于新时代中国交建要解决什么问题,应该在哪些方面对自己进行改进,有这样几个思考:第一,如何从大到强?这是要认真考虑的。第二,我们要考虑我们的质量、效益、规模不平衡、不充分这个矛盾问题。第三,如何保持中国交建战略生命力和鲜活力?最后,我们还要解决中交的国际化,从中交国际化到国际化中交这个过程也要和在座各位展开深入的合作。对于今年钢材价格的变化,中国交建的业务响应方面有这样几个理解:第一,我们的业务一半是建筑施工企业的业务性质,有一半是属于投资拉动性质的,中国交建有一大部分业务已经从施工变成了投资,从业务不同性质对于钢材价格变化关注度是不一样的。对钢铁企业迁移利润的取得,如果内生性增长实现的利润增长,我表示敬意。同时,对于调整,由于环保或者期货对我们最终用户价格预期的调整,反过来接受现在的供需平衡的价格,应该说钢铁企业取得优异的效益,我表示祝贺。同时,也引来两个业务性质不同对于价格的忧虑。作为施工企业,是微利企业,在施工成本结构里,钢材价格的变化已经达到了严重的侵蚀自身营利能力的地步。钢材成本的占比翻一番,这是承接剧烈的价格变化当中体会到的巨大的影响。第二,投资,作为一个成熟的投资商,在保持自己可持续投资能力的时候,对自己的投资节奏会有所调整。十年前,中国交建开展PPP项目,到现在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现阶段钢材的价格的涨幅,我认为已经威胁到投资主体对投资结构的把握。当然,在座的各位专家刚才充分的论证了价格回归的合理性,对于最终用户,对于价格不断的攀升,还是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适应。
马国荣:我个人认为,无论哪一个行业,在价格上忽高忽低都是不正常的,而且是不能长久的。首先从成本管理来考虑,挣钱是天经地义的,但是,如果要是影响到整个行业过分的波动的话,这个行业一定会出问题。从我了解的情况看,2017年价格增长是非常不正常的,首先一点,钢企并没有明显的技术进步;第二,从供应链角度的管理来说,没有一个大的进展;第三,从需求方面来说,中国建设需求不是增长的,在某种程度上是恶性发展的。从这三方面来讲,增长和需求在某种程度上是背离的。但是,在某种程度上又存在着合理性,物极必反,在一定的阶段就会有一些报复性增长,一个价格的大起大落对一个行业来说可能会是伤害。我建议还是要从成本管理及供应链管理的角度出发,围绕国家提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出发,使钢铁行业平稳发展,使钢材的价格有序平稳。
主持人:央企集采很多是低价中标,怎么看待恶性竞争可能带来的不可避免的后果?
马国荣:我首先纠正一下,说央企集采低价中标,我们中建没有低价中标这个说法,中建是合理价中标,现在主要采取区域联采的方式,给一个价格区间,最低的价格,全部都淘汰了,今年在华东地区招标了650万吨钢材,不是最低价。在华东地区,主要是北京地区,招了120万吨,也不是最低价中标。我们反对最低价中标,最低价中标,对我们是个伤害,对供应商也是个伤害,提倡的是互利共盈。
周连营:首先,我认为钢铁行业价格增长有一定的合理性,不然的话,这样坚持下去,很多企业的再投入能力可能都受到威胁了,更不要说再有新的大的技术进步的投入。我们也在努力的适应涨幅,最终用户很艰难。具体到中国交建、厂家和供应商,在对接上,我们充分的市场化,我们的企业不排斥市场化,对接过程当中,我们采取多种方式,有的是公开招投标,有的是和战略供应商或者是厂家直接对接,中国交建以项目为中心,多级法人单位,从集团来讲是管理型的,要保证法人主体的经营决策权,同时要考虑项目不断变化的边界条件,我们反对低价中标。
主持人:环保力度越来越大,特别是京津冀“2+26”,采暖季限产以后,对现有的钢材市场有多大影响?
苏锋:第一,钢厂利润高不高?螺纹钢高,其他钢不高,钢铁行业的利润并不高,这是第一点。第二,钢铁企业投资几百亿,做环保投三十多亿,炼一吨钢需要几万人,挣十块、二十块钱能解决问题吗?要技术更新,产品升级等等,都需要钱。因此,对于钢厂来说并没有暴利,现在环保投入更大。
第二,钢贸商认为自己不挣钱,我也认为你们不挣钱,但是,一部分人是挣钱的,从自身找原因,钢厂在2016年、2015年、2014年的日子是很难过的,都是掰着手指头算的,在管理上和降成本上做了很大改变,包括营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钢贸商变了吗?没变。你们需要改变,你们要适应目前的市场,要换脑筋,要用脑子挣钱。现在钢贸商一定要尽快转变观念。今年、明年是钢贸商最低谷,相当于钢铁行业2015年、2014年甚至2016年那个时期,如果你们不改,你们营利很难,你们挣小钱可以,挣小钱赔大钱甚至不挣钱,这是我给你们的判断。
关于环保问题,环保问题是发展趋势,我们口号是明年把安钢建设成花园式工厂。
主持人:谈谈采暖限产对于整个市场的影响。
周国峰:采暖限产对凌钢没什么影响,正处在京津冀圈外边,没受影响。环保意识做在前面,今年环保确实受到影响,环保这么一限制,一个是把供给端和需求端同时下降了,但是,供给端下降的更明显,大于需求端,所以,创造了这次的机会。这次北方钢厂提前过渡,害怕第四季度市场不好,提前南下,往东北下的更多。华北也没少下,往南分流的多,造成北方市场库存极低,给这次涨价创造了机会。但是,随着北方价格上升,必然回流一部分,风险一点一点堆积起来,应该有点小风险,但是,也是个波动过程,不会有太大的深层次的影响。
王柱:传递几个消息,比如限产50%,在唐山地区肯定是实打实的,产能肯定下降50%。另外,生产成本,由于产量的下降,保守的说,如果按照50%算,成本也得上两三百块钱。还有,现在整体建材市场库存已是历史低位,如果按照现在的限产规模限下去,到明年三月中旬产能供应不上,再考虑到明年11月15号继续按照现在这种政策趋势走,仔细计算,钢厂有效的生产时间也就六个月。
李红普:这次环保对大家都有影响,对陕钢的影响也是肯定的,我们更多的不关注这个季节里产量是多少。作为一个国有企业,必须做一个负责任的国有企业,在汉中建立陕钢,我们一直做一个钢铁美丽花活动,我们是陕西省旅游协会定点的钢铁旅游经典,因为前期我们承载了一江清水送北京,前些年国家在环保方面对我们要求比较严,这次是有影响,但是,影响不大,我们正再继续加大环保投入,应该说影响不大。关于钢贸商和钢厂之间的关系,不管明年市场风云如何变幻,钢贸商和钢厂应该共同应对,做好利润分割,这才是最关键的。
主持人:既然主题是钢铁产需对接,在十九大以后,在新形势下,钢厂、钢贸商和终端用户能否形成新的共同体?能否携手打造一个良好的、完整的产业链?
周国峰:现阶段的互动有些不平衡,现状就是导致最终用户比较被动,对于钢铁企业,在充分市场化的情况下,还是要在提升自己内生性增长能力的同时,控制好和最终用户的互动,这种互动是有益的。现阶段来讲,面临的态势是资金链紧张问题,这是明年一季度以至于整个明年要面对的。我个人认为明年一季度的影响非常大,如果现在这个状态,不太可能补足2000万吨社会库存。
对于中国交建,在努力的实现自己国际化中交,中交在走出去国家战略、践行“一带一路”倡议时候,我们走在前面,希望我们的钢厂和我们的贸易商能够多多支持中国交建努力的走出去,中国交建的走出去,在国家战略里也包含着极具竞争力钢铁企业的产品走出去,中国交建愿意和贸易商、钢厂携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