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十二届环渤海钢铁市场论坛暨兰格钢铁网2016年会”上,民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邱晓华博士做了主题演讲,以下是他发言的主要内容。
中国经济短周期正在见底,长周期下行没结束。所谓短周期正在见底,从四个方面已经显示了这样一个发展态势。
经济增长:短周期趋于筑底 长周期下行趋势未变
第一,先行指标已经趋向稳定。就是采购经理人指数以及发电、货运等等指标,已经趋向稳定。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在后一个阶段,有可能不会再面临更大的下行压力。
第二,今年整个中国经济运行的轨迹也表现出平稳的特征。统计局数据,今年前三个季度中国经济增速6.7%,在6%以上,基本上保持比较平稳,没有大起大落。这个特征,揭示了中国经济可能继续保持这样的一个相对平稳的,不会有大起大落的运行的轨迹。
第三,政策信号也走向稳定。两周前的中央政治局会议,这个月底马上就要开经济工作会议,这两个会议其实就是为明年定调。从目前来看至少在三个调子上面明确:1,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不变,也就是还是在稳定下来求经济的进,求改革的进,求开放的进,求调整的进,不是要停下来,还是要前进的,但是要在稳定中前进。2,供需双向发力的工作方向没有变。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在保持需求适度增长的同时,着力推进结构供给层的改革。换句话说要从需求供给两个方面继续发力。所谓供给层结构改革,就是一句话,提升供给的质量,改善供给的结构,以适应变化了的市场需求。我们现在的供给体系还落后于变化的市场,因此每年上千亿美元的高端需求到国外去了,去抢购日本的马桶盖,抢购日本的电饭煲。中国不会生产吗?会,但是中国生产的东西有些消费者感觉在质量、性能、安全、外观诸多方面满足不了他的需要。所以一部分眼界更高,标准更高的消费者就把钱拿到国际上买了。其实就是要推进国有企业财税金融社保政府职能诸多方面的改革,让企业在市场的优胜劣汰中上档次,要把那些僵尸企业,要把那些无效企业,把那些高污染,高消耗的企业淘汰出市场。3,政策继续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搭配不变,但是有一点小的调整,财政政策提出要有有效的应用,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提出,要注意防范资产泡沫和金融风险,防泡沫、防风险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相联系起来。从这样一个政策组合角度来看,折射出最高决策层对眼下中国经济下行的担忧已经减轻了,眼下的中国经济运行在政策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也就是政策信心在转向稳定。在一定意义上说,宏观政策就出现了真空时期,没有什么大的政策出台。
第四,各种对冲效应逐步显现。一是宏观加杆杠对冲微观减杠杆。去杠杆是今年的一项重点,主要是地方政府、企业去杠杆,这是微观角度。宏观角度则是反过来的,中央政府还要加杠杆。这意味着从今年开始到明年乃至下一段中央政府会继续保持较高的财政赤字水平较大的债务规模。大力的推进PPP项目,来对冲企业、地方政府减杠杆、去杠杆的压力。这也折射出结构性杠杆手段的应用,也折射出政府对经济相对平稳的一种肯定。二是新经济加速,对冲旧经济减速。今年钢铁行业有比较大的改观,但是说实在的,从整个中国经济角度来看,改变最多的还是传统的产业结构性的调整的力度在加大。一个重大的信号就是宝钢兼并武钢,折射出通过并购催生新经济的信号,同样各种高端制造、各种新经济互联网+,+互联网等等,都比传统经济高速度增长,这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传统、低端的产业减速所带来的下行压力。三是国内需求加力对冲国际需求减低,眼下出口还是很低迷,世界经济仍然呈现低迷状态,但是中国加大了投资、鼓励消费的政策指向,整个国内需求要进一步地提升的信号也很明确,以此对冲出口不利所带来的经济下行的一些问题。
从上述四个方面来看,短期中国经济正在触底,可以预期2017年中国经济可能维持在6.5-6.6%的增长区间,不会继续大幅度的下行。如果说中国经济是L型的走势,眼下中国经济就在从纵线转到横线上。之所以做这样的一个判断,是因为未来十年是我们党提出要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的最后的十年。从2010年到2016年这六年的情况来看,中国经济保持向下的态势,但是如果要实现百年目标,未来十年需要相对的稳定,数据表明未来十年我们要实现百年目标,最低的速度每年不能低于6.45%,考虑还有一个人均收入也要增长一倍,因此最低的速度每年不能低于6.5%,由此可以推断未来十年中国经济是有底线的。从百年目标出发可以知道未来的政策是会围绕着6.5%左右进行谋划的,如果6.5%守不住,政策会走向宽松,6.5%守住没有问题,政策会走向偏紧。
从长周期看,中国经济还没有结束下行,因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几个方面发生了改变。一、资源条件发生了改变,资源承载率已经无法继续承受高增长,从土地到水,矿产,油气,资源的约束已经制约了中国经济继续保持更高增长的可能性。二、人口结构变了,中国人口已经出现了老龄化,60岁以上人口两亿两千万,占整个人口比重16.1%,80后出生的两亿二,90后出生两亿,零零后出生一个亿,明显呈现往下走的趋势。人口老龄化有一个共同的规律,经济不可能高增长,是中低的经济增长,只有年轻型的结构,经济才能够高增长。三、从世界经验角度来看,一个国家进入中高收入阶段(今天中国已经进入了中高收入阶段,人均收入已经在八千美元左右),经济增长都是下台阶,不是上台阶,还没有一个国家进入这个阶段以后经济是上台阶的。四、基数的效应,今后每增长1%,要远比过去的3%来的更加艰难。所以从这四个角度来看,资源的承载力、人口的改变、国际经验的表明、以及基数的效应,我们可以大胆的预期,眼下中国经济7%左右,十年以后就会掉到6%左右,再十年以后就会掉到5%左右,一定是这样的一个下行的态势,这是我们要记住的一个基本大趋势。
中国经济发展的经验
一、市场改革产生的魔力。这是中国经济得以改变面貌的最重要的一股力量。30年前的中国,由于计划经济,30年后的中国由于市场经济,同样的国家、同样的人民,就发生了根本的不同。这只是因为我们采取了市场化的改革,让市场发挥作用。市场机制和计划机制相比较,市场经济最大的特点就是最大限度的创造供给,至关重要有需求,只要有利可图,就会有人去生产,这是计划经济不能相比的,是市场经济最大的特点。所以30多年来,我们走上了市场经济之路,我们的生产就像泉水般的涌现出来了,以至于今天出现了所谓的市场的饱和。因为市场经济最大的一个结果就是生产过剩,而计划经济一个最大的结果就是需求膨胀,供不应求。所以今天中国正在思考,究竟完全的市场经济,还是要有一定的计划色彩的市场经济?我想现在领导人正在思考,社会也在思考。
二、对外开放的协作力。30多年来,中国之所以走得快,靠的是产业的国际分工,靠的是资源的国际获得,靠的是市场的国际开拓。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开放给我们带来了最大的协作力。大家知道,协作就是生产力,协作就能够创造新的生产力。不管是市场也好,开放也好,今后继续会延续。因此,这两种力量我们可以预期,在未来的中国经济还会继续发挥着作用。
三、老百姓固有的坚韧力。中华民族特有的勤劳,特有的坚韧,特有的忍耐,这是别的国家、民族少有的,因此虽然前进中有各种各样的问题,有各种各样的矛盾,但是可以看到,我们的百姓就是以他最勤奋的创造力,以他最大的忍耐力,以他不变的定力,坚定地支撑着这个国家的发展。我想这种民族的特性在今后也同样会继续传承,继续发扬光大。
四、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力。如果说中国特色,我想共产党的领导就是中国特色最重要的标志,由于有这样一个领导力,中国这样的大国保持了政治稳定,而政治的稳定是一个国家发展最重要的前提。那么,过去我们看到了这种领导力的作用,那么未来同样的这种领导力也是不会动摇的,因为最高领导人已经明确地向世人宣示,社会主义制度、共产党领导不能变!
我讲这四点就是想告诉大家尽管困难重重,由于这四点继续存在,因此未来的中国经济同样会继续逐步向好的方向发展。
十九大以后,领导人的关注点就会逐步地转到另外两个重点,一,狠抓落实;二,开创新局。今天的时代是习近平时代,十八届六中全会确立核心地位之后我们已经进入了习近平时代。所以,一个可以做事,要求做事,必须做事的环境将会在十九大之后进一步地呈现在我们的面前。换句话说,如果十八大期间更多的是解决政治层面的问题,十九大之后我们党的决策层就将把问题的重点转到解决经济层面、社会层面的问题。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环境会有一个大的改变。
习近平时代治国理政有三大特点,请大家务必好好地注意思考、注意领会,注意跟上。一、政治集权。确保中央对枪杆子、笔杆子、硬板子三个领域的绝对权威,以保持政治的稳定,国家大局的稳定。二、经济放权,向市场放权,向企业放权,向民众放权,十八大以后所有讨论经济工作的大政方针,从习近平系列讲话里面都已经看到,在经济领域,要向市场放权,要向企业放权,要向民众放权,让市场、企业、民众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主动力。今天我们看到的,虽然成效还不是那么明显,但是已经看到了序幕拉开,预期十九大之后在这个层面会有更大的成效,也就是经济放权,在十九大之后将会更明显地表现出来。三、世界争权,为中国争得更大的发展空间,为中国争得更大的话语权,为中国争得更多的规则的制定权。因此讲中国故事,贡献中国方案就成为新一代领导这些年着力在推、在做的工作。可以预期,随着人民币的国际化,随着中国在世界投资贸易以及其他政策面上的话语权的上升,一个有利于中国企业、中国投资者,中国民众实现全球配置资源、全球组织生产、全球销售、汇聚跨国精英的大环境就会逐步地形成。
所以,习近平时代治国理政三大特点,我们要仔细、认真地去适应,因为这是未来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的新常态。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对中国经济的未来我们没有必要悲观,当然我们也没有理由盲目乐观,毕竟要打造一个升级版的中国经济,要在全球锐意竞争大环境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面临各种矛盾还很多,我们要走的路还长,这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的。
对几个经济问题的大致梳理
通胀。通胀问题短暂温和,长期压力不小。请大家记住,眼下中国没有太明显的通胀压力,但是由于这些年大量印钞票,由于政策取向要适当地提高财政赤字水平,要适当扩大债务的规模以及人民币在未来一段时间依然面临着贬值的压力等等,都意味着通胀的远期压力不仅仅没有消除,还在不断地增长。这种压力会不会释放?第一,如果出现严重的自然灾害,这种压力就会表现出来。第二,如果出现战争,这种压力会表现出来。第三,中国经济如果出现大的波动,这种压力也会表现出来。眼下,虽然还没有看到明显的现实压力,但是远期不能够忽视。如何化解这种压力,那就需要我们继续保持经济的稳定发展,发展的链条不能断,和做企业现金流不能断是一个道理,只要发展的链条不断,就会有一个稀释的效应逐步地化解通胀的压力。
汇率怎么变化?回顾历史,90年代中期出现了第一轮人民币的贬值,2004年到去年8月11日出现的第一轮的升值,去年到现在又出现了新一轮的贬值。最近的这一轮贬值,外部因素是美元加息、美元走强,欧洲日本量化宽松的政策,新经济体采取竞争性的货币贬值措施,这都是外部的压力。内部的因素,有正面也有负面的。正面的是企业对外投资明显加大,像今年前9个月中国企业对外的并购投资超过1000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7%。不可否认也有一些负面因素,就是国内出口低迷,以及一些政策的不明朗,一些投资者、资本的外流等等,这些都是造成人民币贬值的内部因素。但是,我想强调的一点是,这一轮的贬值在一定的意义上是政府央行有意作为的一个结果。1,为了应对美元加息采取了允许人民币更大幅度的波动;2,加入了SDR国际货币组织之后压力减轻,因此为了化解国内的一些矛盾,允许人民币更大的波动;3,为了应对美国总统的大选可能带来的影响,因此抓紧现阶段的调整,免得人民币有更大的波动。这次波动央行并没有采取干预措施,一下子突破6.7、6.8、6.9这样的心理线。那未来贬值还会延续吗?我的结论是未来两年贬值趋势依然会延续。如果今年守住7为底线,明年破7的概率明显上升,后年还会继续延续一定的贬值。上一轮升值升是36%,这一轮贬20%或者25%是大概率的事件,可以推测明年人民币破7,后年还会进一步地贬,最终有可能在7.5左右趋于稳定。这是我们应当注意的一个趋向。但是它不会趋势性地贬。因为首先是外部有阻力,一方面美国政府是不会允许人民币大幅度的、持续的贬值,这是阻力;第二,美元的强周期也是有顶的,不会是无顶的,它也不会无限制的升值。内部有约束力,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本身意味着人民币不能持续地贬值,不值钱的货币不可能成为国际货币,更重要的是在2018年之后这一轮下行周期将结束,进入真正的平稳增长的新周期。而基本面决定这个国家的货币强与弱,基本面如果在2018有一个大的改观,可以预期人民币在这个阶段不会持续地贬值。另外一方面,从人民币和港币之间的关系来看,我觉得最终两种货币走向同质的可能性会比较大。就换句话说,港币兑美元,人民币兑美元有可能走向相同的汇率,7.5左右可能是这一轮贬值基本的底线。当然,如果中国经济不像我预测2018年能够有明显的改观,而出现别的意外因素也不排除逼近8.0,但是不会更悲观。
房地产。因为大家都是做钢铁的,房地产跟钢铁息息相关。我的基本看法,房地产作为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的地位没有变化,它的重要性依然客观地存在,因此不管社会怎么议论,人们怎么批评,政府还会继续保持房地产平稳增长。只是由于过去的政策对住房的一些属性在认识上有偏差,所以加剧了房地产市场的人为波动。但是这种波动并没有动摇现阶段房地产依然是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的地位。不管你发展什么样高经济、高技术、高端服务业,只要工业化没有结束、城市化没有饱和、人口没有停止增长,房地产业就是这个国家经济的支柱产业,因为它的产业链条最长、就业人口最多、对经济的拉动最直接。
但是,房地产那种井喷的增长期已经结束,下一阶段可能是一个平稳增长期。换句话说,如果过去是20%、30%的增长,未来可能会降到10%左右的增长。从人口、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趋势上来看,房地产的增长期还有十年左右。
对房地产的投资和买房,要注意两个层面的各三个因素。宏观层面注意财税政策、货币政策,土地政策。这三个政策如果是相对宽松,房地产形势就会相对宽松,这三个政策相对严厉,房地产形势就会相对地不景气。
需要强调的是另外一个政策,未来差异化的发展将是中国房地产市场的一个新的特点,就是转入平稳周期之后出现差异化的新特点。换句话说,未来的房地产形势好与不好,房价高与低,将与以下三个因素息息相关。首先是人气,人口聚集度是高还是低,将决定这个地方房地产形势是否景气,房价是否刚性。第二是经济的活力,这个地方经济是否有活力,就业岗位是否大量创造,财政状况是否比较好,将决定这个地方的房地产形势是否好。第三是环境、生态,这个地方的生态是否宜居,环境是否适宜,将决定这个地方的房地产形势是否景气。
从上面三个特点出发,不难得出结论:第一,一线城市房地产形势会继续保持相对好的发展态势,房价会继续保持刚性的态势;第二,二、三线的明星城市房地产会继续保持相对好的态势,房价也会继续保持刚性的态势。第三,那些适于做文化旅游地产的地区,以及未来的一部分的农村,房地产形势会逐步地向好,房价会逐步地抬升。 |